皮皮范文网欢迎您!
首页 >  优秀作文 >  高中作文 >  高二作文 >  议论散文 >

生如夏花,死如秋叶

“生有何欢,死又何惧”“生如夏花之绚烂,死如秋叶之静美”等诸如此类的话甚多,都是是在论辩生与死。若由我来选择,我宁愿选择死。若是活得如行尸走肉般浑浑噩噩,倒不如死得干干净净,清清白白。

死不是一种逃避,是一种自然规律,死生乃昼夜事也。生固然是好,但我们不可畏惧死,人本生于自然,本没有生,何来死。周之妻亡,亲属皆哀号痛哭,独周面无哀色,转而鼓盆歌之,人异之,问何故,其曰:生之来不能却,死其去不能止。“方生方死,方死方生。生死变化如春夏秋冬之变化一样,运行有常,不可违背,这是"道”。然而世间总有人害怕死,为了能活得更长久,多看几眼世间。便访求长生不老之术,永葆青春之药。纵然活得百十岁,子孙满堂,这也不会有好的,他违背了“道”。

我们当有不乐寿,不哀夭的心态,应“乐死”善死“,但这又是很少人能做到的。何谓”乐死“:乐死者,我们当赞美生命,也应当赞美死亡,当一个人走向死亡时,必有一个新生命诞生;而善死者,须死得其所,司马迁曾说过”人固有一死,或重于泰山,或轻于鸿毛“。死也当死得有价值。故死并不可怕,是万事万物运行之本,若世间生灵不死,那么还能容得下吗?

既然死那么重要,那么生就不重要了吗?不,生与死都是运行根本。

死去的生灵就让他们安息吧,而我们活的人就应更好的活,活他个无怨无悔,博他个春夏秋冬,也不枉今世这一遭。所以我们不能碌碌无为,也不能苟且偷生。

为官一方,泽被苍生;化为文人,大笔如椽。而少年时光,当求知之时,就以遨游书海,孜孜以求为一日之责;身为人师,居三尺讲坛,就以含英咀华,循循善诱为一日之责;为人父,为人夫,为人子者,或严或爱或孝,尽可得其宜。

包拯,人称”包青天“,生时对贵族毫不留情,对家人无有通融,对百姓大公无私。身为开封知府,举国上下,无人不知,无人不晓。他为秦香莲平叛,铡了负心汉陈世美;他破了狸猫换太子之案等这些是一般畏权畏势的官做不到的,而包公做到了。为人正直,百姓交口称赞;死后,上至皇帝,下至百姓,皆为其哀伤,犹似国丧。而其芳誉也流传千年。他的一生将”生“诠释得淋漓尽致。

故而人不可苟且,也不可惧死,生当如夏花,死当如秋叶,人生天地间,若白驹过隙,忽然而已。故生而不悦,死而不祸,如星子般划过天空,留下最灿烂的一瞬,也静静地逝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