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皮范文网欢迎您!
首页 >  优秀作文 >  专题作文 >  读后感大全 >

水浒传读后感400字五年级

水浒传-读后感

【第1篇】

《水浒传》,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,在我国家喻户晓。它表现了人明反对了封建经济的贫富悬殊和政治上的等级贵贱之分。

在这本书中,作者塑造了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英雄人物,有急公好义的宋江,足智多谋的吴用,豪迈大力的鲁智生,武艺高强的林冲等等。他们豪气冲天,为了兄弟赴汤蹈火在所不辞。在宋江的带领下,他们打到贪官污使,济世救民,因而得到了广大劳苦人民旳拥护,最终发展成一股令朝廷不敢忽视的力量。而作者对于这些英雄人物,给予了充分的肯定,歌颂了这些人物的反抗精神,也歌颂了他们超群的武艺和高尚的品格。

然而整本书的结局是令人悲叹的。宋江等人一心招安,最后,在被朝廷利用后,英雄们死的死,伤的伤,出家的出家,归隐的归隐,轰轰烈烈的起义失败了,他们造反只反贪官,不反皇帝,所以最终又不得不归顺于皇帝,这就是水浒传英雄们最终走上悲剧结局的原因之一。

仔细想想,他们的起义失败也是自然的,在时代的局限下,在人物思想的局限下,他们也只有这样的结局。

【第2篇】

《水浒传》-读后感

《水浒传》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,作者施耐庵。本书以宋江为主题,塑造了一百零八个好汉的形象,如林冲、武松、鲁智深……

这荡气回肠的文字,栩栩如生的人物,波澜壮阔的场景,令我心驰神往、回味无穷。本文主要写了宋江等人除暴安良、武松打败老虎后成了英雄等故事。比如武松后来为了给哥哥武大郎报仇杀了西门庆和潘金莲,导致被发配到孟洲,最后投奔了梁山。随后,黑旋风李逵、豹子头林冲、燕子李三、浪子燕青、小李广花荣一百零八将聚集在梁山,他们个个武功高超、仗义行事。但最终被朝廷招安后,高太尉却送去毒酒,宋江和李逵喝了后同时身亡。

梁山泊好汉个个都是英雄,他们每个人心中都有“义”字,为自己的朋友甘愿两肋插刀,从不退缩,哪怕自己受尽委屈,也从无怨言。我从中领悟到了无论做什么事,都不能只顾自己,做事要为他人着想,不能一意孤行,一个人的力量不能成就大事,要团结,只要这样,才能立于不败之地。

【第3篇】

最近,我读了一本书——《水浒传》,书中提到了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,这些英雄好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
其中,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嫉恶如仇、英勇善战的行者武松。武松身高八尺,相貌堂堂,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。在景阳冈前,武松一连喝了十五碗酒,可见他是个豪爽、直率的人。到景阳冈上,醉酒的他偶然遇到了一只吊睛白额老虎。他临危不惧,先灵活的躲过了老虎的进攻,然后看准时机进行反击,揪住老虎的顶花皮,赤手空拳就将老虎打死。这一壮举,充分的体现了他的机智、勇敢和高强的武艺。

对于杀死哥哥武大郎的仇人,他也从不手软,斩杀了西门庆和潘金莲这对可恶可憎的奸夫淫妇。而对于横行霸道的蒋门神,他也同样用他的智慧和高强的武艺,把蒋门神打跑。在杀了陷害他的张都监、张团练等人后,他还留下了自己的名字,可以说明他是个敢作敢当的人。另外,我对张顺这个人物也很佩服。他一生经历了许多困难,在临死之前也要为军团争光。可见他是一个舍死忘生的人。

《水浒传》中还有宋江、石秀等非常讲义气的好汉,他们的事迹也同样值得我们赞叹和佩服。

【第4篇】

水可载舟,亦可覆舟 ---读《水浒传》有感

说起《水浒传》,大家都不陌生,它是四大名著之一,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主要故事背景的章回体小说。全书以起义的发生、发展过程为主线,通过描写各个英雄好汉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经历,表现了“官逼民反”这一主题。一百零八个梁山好汉因不同的原因和情况,被逼走上反抗的道路,他们除暴安良、劫富济贫,走向成功。被招安后,梁山好汉们替朝廷买力,在讨伐镇压中损失惨重,宋江本人也被毒杀,结局十分悲惨,很可惜!

梁山好汉起义失败了,我认为主要是宋江的原因。他一心想为朝廷效力,总想被招安。但别忘了,当时的朝廷是皇帝昏庸、奸臣当道,贪官污吏和地方恶霸狼狈为奸、鱼肉百姓,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。这样的皇帝和朝廷不值得他们去买力。宋江跟岳飞一样,是愚忠。

“水可载舟,亦可覆舟。”这是我读完《水浒传》最大的感受。这句话出自《荀子·王制》,原文是:“君者,舟也;庶人者,水也。水则载舟,水则覆舟。”意思是说:对于天下而言,皇上就好比是一艘船,黎民百姓就好比是载船行使的水。水是可以载着船行驶,同样也可以让船覆灭。唐太宗李世民就经常用此话告诫自己和大臣。皇上英明,朝廷为民谋福祉,老百姓就会拥护它。反之,老百姓无法生活了,就会造反去推翻它。通过阅读《水浒传》,我明白了这个道理。

【第5篇】

《水浒传》-读后感

《水浒传》是一本含有正能量的书,作者施耐庵为我们讲述了宋朝一百零八将的英雄事迹。一位位保函爱国热血的志士,却一次次被自己的国家所打压。此时此刻,我想到了一对成语,被逼无奈,逼上梁山。

在《水浒传》这本书中,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属第三十三回——黑旋风沂岭杀四虎。故事说到,有一个与李逵名字很相似的人叫李鬼,李鬼打扮成李逵的模样在路上打劫。正巧了,李逵这天要把自己的老娘接上梁山泊,李鬼突然从草丛中跳了出来大喊:“爷爷我是黑旋风李逵,留下买路钱就放你一条狗命!”李逵暗笑一声:“你是什么东西?竟敢冒充本爷,还在这胡作非为?”说完,一脚踢倒李鬼准备杀了他。李鬼吓得屁滚尿流:“老爷饶命,我上有九十岁老母,你若杀了我,就等于杀了两个人啊!”李逵这才放过他。

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每个人都应该用自己的双手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,如果是不劳而获,最后恐怕会落成人财两空的境地,在现代,这叫偷窃叫诈骗叫抢劫,是犯法的是,作为一名小学生,一名少先队员,我们更是要懂得这个道理,懂得用自己的双手争取,用自己勤劳的付出去换回报,而不是像李鬼这样,冒充他人,不劳而获。《水浒传》是一本好书,我会继续认真的读完它,从中吸取更多的知识与正能量。

【第6篇】

好汉李逵 —读《水浒传》有感

我读过很多古典小说。我喜欢《西游记》中耿直仗义的孙悟空和贪吃的猪八戒,《三国演义》中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和武艺高强的赵子龙,但我的最爱乃是像张飞一样的鲁莽英雄——李逵。

一说李逵,大家都知道他是一百单八将之一,他会使板斧,是义军中的一员猛将。

《水浒传》中,李逵从在酒楼上出场,到劫法场、上梁山、回家探母、从宋江受招安后被毒死,李逵始终是李逵。虽然小说作家范仲淹从没有刻意写过他,他的性格表现也总是穿插在别人的故事中随便说说,他是个龙套角色,但他还是栩栩如生、惟妙惟肖的出现在别人的故事里。

李逵从一出场就突显了他的性格特点:见宋江时的鲁莽;赌场的死皮赖脸;江边抢鱼;酒楼闯祸,反映出他诚实敦厚的性格。李逵一点儿也不虚伪,即使是一时“猴急”,做出“不直”的事情,也真实的反映了他的真诚和直爽。他胸中永远燃烧着对不公平社会仇恨的怒火,随时付诸于行动,不能忍受任何的压迫和欺侮。如果包黑脸和他 生活在同一个年代,他俩肯定会拜把子,做兄弟,关系绝对“铁”。他绝对忠于山寨,忠于义军的利益,为了山寨,他什么事都做在前面,走在前面,不怕困难,出生入死。他既不能容忍敌人,也不能容忍自己的兄弟做出违反“替天行道”的事情! 在“元夜闹东京”之后,他和宋江的误会就生动的表现了他这个方面的性格特点。

李逵是一个不矫揉造作,直爽坦诚的好汉,我喜欢他,佩服他!更希望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个他这样的朋友———不虚伪,爱憎分明,肝胆相照,有一副侠义心肠!我喜欢这个率真的黑旋风李逵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