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皮范文网欢迎您!
首页 >  教案大全 >  幼儿园教案 >  幼儿园大班教案 >  幼儿园大班亲子活动 >

大班亲子活动《制作簸箕狮》

设计意图:

传承和弘扬民族的本土文化,是当今幼儿教育特别提倡的一门课程。然而,舞是狮我们家乡传统的民间文化,尤其是簸箕狮,几乎每个大家族就有一个舞狮队,每逢喜庆佳节都能看到那舞狮的热闹场面,舞狮家喻户晓,对于孩子们来说再熟悉不过。同时,许多家长心灵手巧,精通“十字绣”的技能,我充分利用本土资源、家长资源,利用家乡传统的民间文化,设计了特色的美术创作亲子活动《制作簸箕狮》,把“十字绣”的技法引申到幼儿园的活动中来,让家长与孩子互相合作,共同创作,体验了亲情互动的乐趣;让本土民间文化在孩子身上得到传承,并在美术活动中体验、交流和表达民间文化,获得满足、愉悦的情感,体验创作的快乐,提高幼儿的美术审美能力、表现力和创造力。

活动目标:

1、运用绣、粘、缝等技能制作簸箕狮,感受、体验民间文化。

2、培养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。

3、体验亲情互动的乐趣。

活动准备:

1、漏空的竹簸箕,各种颜色的毛线、广告纸(不干胶),广告彩条布,针、剪刀、棕须、树叶、钩线笔等。

2、《好日子》录音带,《舞狮》的录像带。

活动过程:

(一)情景渲染,激发兴趣

1、老师播放《舞狮》的录像,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。

2、提问:你们看到了什么?这种狮的名称是什么?从而导入主题。

(二)亲子互动,想象设计

1、老师出示不同范例,引导幼儿观察制作狮子的不同材料、构造和制作方法。

2、亲子讨论:

(1)制作什么样的簸箕狮?采用什么材料、什么装饰方法?

(2)亲子间怎样分工合作?

(三) 教师示范,传授方法

老师示范簸箕狮的制作方法。重点讲解绣的装饰方法,以及各部位材料的选择和利用。

制作过程:先在漏空的簸箕面上画好狮子的五官→亲子采用自己喜欢的材料、方法共同装饰五官(装饰时亲子间根据装饰方法的难易程序进行合理分工)→再装饰狮子面部周围的鬓毛→最后用广告彩条布缝制狮子的身体。

(四)介绍材料,提出要求

1、构图合理,五官尽量画大。

2、合理分工,互相合作。

3、使用材料注意安全,且节约材料。

4、制作出与别人不一样的狮子。

(五)亲情合作,尝试创作

1、幼儿与家长合理分工进行创作。

2、老师全面观察指导,重点指导绣的技能的运用和协调亲子间任务的合理分配。

(六)成果展现,体验乐趣

老师播放《好日子》音乐,亲子间一个扮狮子,另一个扮逗狮子的人,随着音乐玩“舞狮”,共同体验亲子活动的乐趣。

活动延伸,增加乐趣

请较有“舞狮”经验的家长表演“舞狮”,分享乐趣。

活动反思:

《制作簸箕狮》活动精心设计后,通过尝试组织,并理性的剖析和总结整个活动过程,真是感慨万端,甭庸质疑,活动中有亮点,也有遗憾,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反思。

一、设计“创”意

合理的活动设计是高效教学的保障。本活动难度较大,较有挑战性,牵涉到绣、接、缝、粘等技能,幼儿无法独立完成,于是,通过理性的分析,经过精心的设计,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,充分挖掘家长资源,采取亲子活动的形式,让家长共同参与美术创作活动。通过“形象激趣→想象设计→示范传授→亲子互动→尝试体验→成果展现→体验乐趣” 富有创意的教学流程。让亲情互动,共同完成制作过程,使家乡的民间文化得到传承,同时让家长们体验亲子活动的别有风味,增进了亲子间的情感。真正体现教育价值。2页,当前第112

二、指导“给”力

指导是否“给”力是高效教学的关键。我吃透教材,把准活动的重、难点,如:本活动的重点是运用“绣”的方法进行装饰,由于本班幼儿对“绣”的技能较为薄弱,我变“一位教师”为“多位教师”,变“一人指导”为“多人指导”,让家长与孩子 “一对一,手把手”的指导,让幼儿初步学习“绣”的技能,帮助幼儿突破重、难点。 通过老师的“传”,家长的“帮”和“带”,使活动有条不紊,顺利进行。

三、互动“得”力

这一头头形态迥异、英姿飒爽、生龙活虎的簸箕狮,“得”力于师幼互动、亲情互动。亲情互动是本活动的一大亮点,也是本活动的一道风景线。幼儿在与家长的互动中,在家长的帮助下探求新知,初步学习了 “绣”的方法,通过环绕围合进行缝制,感受了局部到整体的变化,积累了感性经验,体验了创作中的艺术美和造型美,同时,培养了幼儿合作的能力。

四、不足“在”意

教学活动的最大成功在于:反思中知不足,反思中求进步。当然活动中有值得分享的地方,但我更在意不足之处。如:幼儿间互动较少;家长追求速度,包办偏多,导致幼儿锻炼的机会较少,老师在这方面的调控能力有待加强;完成作品后,只注重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,忽略了孩子互相欣赏作品。应引导幼儿欣赏不同制作方法、不同材料的运用所产生的不同效果,并进行梳理、总结和提升,为今后的创作提供经验。

2页,当前第2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