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皮范文网欢迎您!
首页 >  教案大全 >  数学教案 >  小学数学教案 >  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>

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数学教案

课题
第二单元:信息窗1课题  观看自行车表演---5的乘法口诀
课型
新授
教学
目标
1、经历由加法推导乘法算式的过程,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,了解乘法口诀的产生,
2、通过实践熟悉、掌握5的乘法口诀。
教学
重点
通过实践熟悉、掌握5的乘法口诀。
教学
难点
经历由加法推导乘法算式的过程,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,了解乘法口诀的产生。
教学
方法
谈话法,讲授法,练习法。
教具
课本、电脑,实物投影仪。









一、复习导入。
出示窗口
1、同学们,艺术节到了,同学们纷纷展示自己的本领。你们看,她们现在正在表演的节目是——车技。看图,你发现了什么?
引导学生说:每辆车上有5个人。
2、同学们观察得很具体。有一个小朋友,看了这个节目特别高兴,他不但发现了咱们发现的这些,还根据这些编了一个顺口溜,就在咱们书的右下角,咱们一起来读一读。
一辆小车5个人,两辆小车10个人。
3、你能接着往下说吗?
对能接着往下说的学生给予肯定,不能,也不做强求。
4、想知道这个顺口溜是怎么编出来的,怎样接着编吗?(激趣)通过咱们今天的学习,你也能会编顺口溜了,同学们想学吗?
二、新授。
1、摆一摆
用你手里的小圆片来表示车轮,用小棒来表示车上的人。先表示出一辆车人的数量。
学生摆,教师巡视。
根据你刚才摆的,你能来说说一辆车有几个轮子几个人吗?
引导学生按照顺口溜的方式说一说。
板书:一辆小车5个人
2、现在咱们再来看看两辆车上有几个人。
a在你刚才摆好学具的旁边,用同样的方式再表示一辆车。
b现在你摆了几辆车了?
c 那么两辆车上有____个人?
 你是怎么知道的?(让学生看着摆的学具说加强直关认识理解)   2         5+5=10
板书  两辆车上有____个人     5+5=10
3、你能用同样的方式先摆一摆,再说一说3辆车上共有____个人?
  学生独立完成,教师巡视。
  指生答,并说说自己思考的过程。
板书:3辆车上共有____个人    3         5+5+5=15
4、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书上其他部分。
学生操作,教师巡视。
5、指生答:你是怎样完成的?
   指生板演。
板书:4辆车上有共有____个人    5+5+5+5=20
5辆车上共有____个人     5+5+5+5+5=25
咱们把儿歌整理一下吧!试着自己整理一下,整理完以后可以和其他小伙伴交流一下。
这些加法算式我们可以用乘法来表示。
1、一辆小车上有五个人,就是1个5,那么可以用乘法算式1×5=5来表示。
指生说各部分的含义。
为了便于记忆,我们给他编了一个乘法口诀,就是一五得五。
2、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2辆小车上的人吗?
   指生答     2×5=10
   那么我们也可以给它编一个乘法口诀,就是二五_____
3、在你的作业本上自己表示三辆小车的人数,并且给它编一个口诀。
4、学生独立完成四辆小车、五辆小车的乘法算式和口诀。指生答。
刚才我们编制了儿歌,我们借助儿歌来编了5的乘法口诀,用口诀计算乘法更方便。
师生合作,共同总结5的乘法口诀。进行相关记忆。3页,当前第1123
刚才我们编制了5的乘法口诀,现在我们就用我们所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吧!看谁最有办法!
三、巩固练习。自己完成书13页5的乘法口诀。
四、小结。
同学们,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?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?
五、布置作业。
提前预习下一课。
板书设计:
1×5=5       一五得五
2×5=10      二五一十
3×5=15      三五十五
4×5=20      四五二十
5×5=25      二十五
教学
反思
这节课中,学生刚开始学习口诀,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有趣的活动形式,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口诀的意义,在此基础上进行记忆,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。
学科
数学
年级

主备人
赵新美
使用人
二年级组
课题
第二单元:信息窗2课题  观看杂技表演---2的乘法口诀
课型
新授
教学
目标
1、经历由加法推导乘法算式的过程,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,了解乘法口诀的产生,
2、通过实践熟悉、掌握2的乘法口诀。
教学
重点
通过实践熟悉、掌握2的乘法口诀。
教学
难点
经历由加法推导乘法算式的过程,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,了解乘法口诀的产生。
教学
方法
谈话法,讲授法,练习法。
教具
课本、电脑,实物投影仪。









一、复习导入。
出示窗口
1、同学们,艺术节到了,同学们纷纷展示自己的本领。你们看,她们现在正在表演的节目是——顶杆。看图,你发现了什么?
引导学生说:每顶杆上有2个人。
2、同学们观察得很具体。有一个小朋友,看了这个节目特别高兴,他不但发现了咱们发现的这些,还根据这些编了一个顺口溜,就在咱们书的右下角,咱们一起来读一读。
一根杆上2个人,两根杆上10个人。
3、你能接着往下说吗?
对能接着往下说的学生给予肯定,不能,也不做强求。
4、想知道这个顺口溜是怎么编出来的,怎样接着编吗?(激趣)通过咱们今天的学习,你也能会编顺口溜了,同学们想学吗?
二、新授。
1、摆一摆
用你手里的小圆片来表示车轮,用小棒来表示车上的人。先表示出一根赶上人的数量。
学生摆,教师巡视。
引导学生按照顺口溜的方式说一说。
板书:一根杆上2个人
2、现在咱们再来看看2根杆上有几个人。
a在你刚才摆好学具的旁边,用同样的方式再表示一根杆。
b现在你摆了几根杆了?
c 那么2根杆上有____个人?
 你是怎么知道的?(让学生看着摆的学具说加强直关认识理解)
3、你能用同样的方式先摆一摆,再说一说3根杆上有____个人?
  学生独立完成,教师巡视。
  指生答,并说说自己思考的过程。
板书:3根杆上有____个人  
4、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书上其他部分。
学生操作,教师巡视。
5、指生答:你是怎样完成的?
   指生板演。
板书:4根杆上共有____个人  
5根杆上共有____个人,   6根杆上共有____个人。
咱们把儿歌整理一下吧!试着自己整理一下,整理完以后可以和其他小伙伴交流一下。
为了便于记忆,我们给他编了一个乘法口诀,就是一二得二……二六十二。
刚才我们编制了2的乘法口诀,用口诀计算乘法更方便。
师生合作,共同总结2的乘法口诀。进行相关记忆。3页,当前第2123
刚才我们编制了2的乘法口诀,现在我们就用我们所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吧!看谁最有办法!
三、巩固练习。自己完成书17页2的乘法口诀。
四、小结。
同学们,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?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?
五、布置作业。
提前预习下一课。
板书设计:
1×2=2          一二得二
2×2=4          二二得四
3×2=6          二三得六
4×2=8          二四得八
5×2=10         二五一十
教学
反思
这节课中,学生刚开始学习口诀,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有趣的活动形式,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口诀的意义,在此基础上进行记忆,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。
3页,当前第3123